中国冶铁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的冶铁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是用木炭为燃料,用皮口袋鼓风来使炉温升高。汉代时开始有煤燃料,发明“水排”来提高炉温,中国古代煤矿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先秦时期是煤炭的发现与早期开发利用阶段;西汉至南北朝是煤炭开发利用走向成熟阶段,北宋的时候有煤,但是是极少量的,是不用开采的露天煤,暴露在地表被人捡拾起来用。
中国人民用煤为世界之最早,有悠久的历史。但煤在何时开始使用,目前颇难作确切回答。从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来看,至迟在汉代就已用煤了。是在新石器时代,我国个别地区一经发现煤炭的可燃性能并从煤层露头处零星拾取和利用煤炭。中国在2500年前的《山海经》,最早记载了煤并称之为“石湟”。人类发现和使用煤炭,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中古时期」(十二到十七世纪左右)快要结束的时候,煤炭才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北宋时期我国炼铁技术进步、产铁量大增才出现了根本的扭转。北宋时期铁的年产量最高时候已经高达800万斤,这个产量看起来多。煤碳是一种古老的能量来源,早在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使用煤碳来照明、取暖和烹饪。在世界上中国人用煤最早,有悠久的历史。《汉书·地理志》说:“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
直至两晋南北朝时期,爨氏统治的滇国。公元271年(晋武帝泰始七年),晋王朝把南中四郡(建宁、云南、永昌、兴古)从益州(治成都)分划出来,设立宁州,中国股市1989年开始作为试点,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运作中。相传巴蜀之地曾经生活着一个民族,被称为“巴人”。
除非注明,文章均由 玖月网络 整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