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化是什么意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什么意思

中国的现代化之梦,应该以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为轴心,是选择城市化模式,还是走城镇化的道路?什么是城镇化?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如何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问题分析:解读对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分析,同时也澄清了传统城镇化的一些弊端、城镇化道路的一些误区以及社会对新型城镇化的一些误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镇化的问题进行思考,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希望对于城镇化建设多一些理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1、城镇化是什么意思?

你指的是乡村城镇化吗?城镇化就是把农村就合起来形成有较多人居住环境的一种体现。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力推中国的城镇化概念,并获得一批颇有见解、影响较广的研究成果。与城市化的概念一样,“城镇化”概念也是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至今尚无统一的概念。据粗略估计,近5年来,关于城镇化的概念,至少在20种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并符合中国西部地区现实的观点是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

2、城镇化是什么意思

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Urbanization,最早源于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Serda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至20世纪,这一名词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多数学者所接受。197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界引入Urbanization一词,并广为流传。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城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1、时间特征,表现为过程和阶段的统一,以渐进为主。2、空间特征,表现为城镇结合,以镇为主,3、就业特征,表现为亦工亦农,非农为主。4、生活方式特征,表现为亦土亦“洋”,以“洋”为主,亦新亦旧,以新为主,从世界城镇化发展类型看可分为发达型城镇化与发展型城镇化,其特点是不一样的。包括重庆在内的中国西部均属发展型城镇化。